不論是準備踏入攝影世界的新手,還是想升級裝備的專業使用者,2025 年的相機市場可說是百花齊放。各家品牌紛紛推出強化對焦性能、AI 自動構圖與 8K 影片錄製的新世代機種。以下將為你比較五款代表性相機,幫助你選出最符合需求的那一台。
📷 比較清單
- Canon EOS R5 Mark II — 高階全片幅旗艦
- Nikon Z6 III — 全能中階混合機
- Sony A7 IV — 影像與影片兼顧的萬用王者
- Fujifilm X-T5 — 復古風高畫質 APS-C
- OM SYSTEM OM-3 — 輕巧耐用旅拍首選
1️⃣ Canon EOS R5 Mark II — 專業旗艦級性能
Canon EOS R5 Mark II 是 2025 年 Canon 的全片幅旗艦,採用全新的 45MP 堆疊背照式感光元件與 DIGIC X+ 處理器,支援 8K RAW 錄影與高速連拍。
- 感光元件:45MP 全片幅
- 影片:最高 8K 60P / 4K 120P
- 對焦:AI 主體識別+人體偵測自動追焦
- 特色:防塵防滴、高速傳輸 CFexpress B 卡槽
適合對象:專業攝影師、婚攝、廣告與商業攝影。 優點:畫質極高、對焦精準、錄影功能強大。 缺點:價格昂貴、機身較重。
2️⃣ Nikon Z6 III — 中階全能混合型
Nikon Z6 III 是全片幅中階機皇,搭載 24.5MP 感光元件與 EXPEED 7 影像處理器,支援 6K 錄影與 120fps 高速連拍,並擁有極佳的色彩與低光表現。
- 感光元件:24.5MP 全片幅
- 影片:6K 60P / 4K 120P
- 對焦:273 點相位對焦、自動動物偵測
- 特色:雙卡槽設計、人體工學握感優秀
適合對象:攝影師、旅拍、內容創作者。 優點:性價比高、穩定性強。 缺點:略重、操作介面對新手稍有學習曲線。
3️⃣ Sony A7 IV — 平衡型萬用機皇
Sony A7 IV 延續 A7 系列的全能特質,採用 33MP 全片幅感光元件與 BIONZ XR 處理器,提供出色的影像細節與影片表現,是內容創作者愛用機。
- 感光元件:33MP 全片幅
- 影片:4K 60P 10-bit 4:2:2
- 對焦:759 點相位偵測 AF、眼部追蹤超精準
- 特色:雙卡槽、可翻轉觸控螢幕
適合對象:影片創作者、旅拍攝影師。 優點:畫質與影片兼具、對焦超穩。 缺點:錄影長時間會略發熱。
4️⃣ Fujifilm X-T5 — 復古設計與強大解析度
Fujifilm X-T5 是 APS-C 等級的旗艦相機,擁有 40MP 感光元件與經典轉盤操作設計。其色彩風格與膠片模擬模式深受攝影愛好者喜愛。
- 感光元件:40MP APS-C
- 影片:6.2K 30P / 4K 60P
- 對焦:AI 偵測臉部與主體追蹤
- 特色:復古轉盤操作、輕便機身、強大色彩表現
適合對象:旅遊攝影、街拍、色彩控。 優點:輕巧、高畫質、風格化強。 缺點:APS-C 感光元件在夜拍稍有劣勢。
5️⃣ OM SYSTEM OM-3 — 輕便戶外首選
OM SYSTEM OM-3 延續 Olympus 傳統的 Micro Four Thirds 系統,主打防塵防滴與超高機動性,特別適合戶外或旅遊攝影。
- 感光元件:20MP M4/3 堆疊感測器
- 影片:4K 60P
- 對焦:Cross-type AF + AI 偵測
- 特色:輕量化設計、5 軸防手震、高速連拍
適合對象:旅遊攝影師、戶外愛好者。 優點:輕巧、防護強、穩定性極高。 缺點:景深表現與全片幅相比略淺。
📊 規格總覽表
| 型號 | 感光元件 | 影片解析度 | 重量 | 價格區間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Canon EOS R5 Mark II | 45MP 全片幅 | 8K 60P | 738g | 約 NT$10 萬起 |
| Nikon Z6 III | 24.5MP 全片幅 | 6K 60P | 710g | 約 NT$5.4 萬 |
| Sony A7 IV | 33MP 全片幅 | 4K 60P | 658g | 約 NT$6.5 萬 |
| Fujifilm X-T5 | 40MP APS-C | 6.2K 30P | 557g | 約 NT$5.3 萬 |
| OM SYSTEM OM-3 | 20MP M4/3 | 4K 60P | 511g | 約 NT$6.7 萬 |
💡 選購建議
- 預算 2~3 萬:Canon EOS R50、Fujifilm X-S20(入門輕巧)
- 預算 5~6 萬:Nikon Z6 III、Sony A7 IV(全能創作)
- 預算 10 萬以上:Canon R5 Mark II(專業旗艦)
- 重視攜帶性:OM-3、Fujifilm X-T5
- 以影片為主:Sony A7 IV、Canon R5 Mark II
📷 結語
2025 年的相機競爭焦點已從「畫素戰」轉向「智慧影像與創作效率」。不論你是內容創作者、旅遊攝影師還是攝影新手,都能在這五款中找到理想選擇。 若你重視畫質與專業控制,選 Canon 或 Nikon;若想兼顧風格與便攜,Fujifilm 與 OM-System 是絕佳選擇;而若想要全方位平衡的機種,Sony A7 IV 幾乎是最穩妥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