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讀懂狗狗的心:肢體語言與安定訊號全解析

2025-10-31 11:30
73

🐾 狗狗不說話,但牠們每天都在「說」

狗狗沒有文字或語音系統,但牠們透過肢體語言(Body Language)安定訊號(Calming Signals)表達情緒、壓力與社交意圖。 了解這些訊號,能幫助我們讀懂牠們的感受,避免誤解或衝突,並建立更深的信任與安全感。

🐕 什麼是「安定訊號」?

「安定訊號」(Calming Signals)由挪威動物行為學家 Turid Rugaas 提出, 是狗狗用來表達「我沒有威脅」「我想和平相處」「請冷靜一點」等訊息的身體語言。 這些訊號常見於牠們與人類、其他狗或陌生環境互動時。

簡單來說,安定訊號就像狗狗的「和平手勢」,是牠們溝通與自我安撫的方式。

🦴 常見的 10 種狗狗安定訊號與含義

  • 1. 打哈欠:不是想睡,而是緊張或壓力過高時的自我放鬆方式。
  • 2. 舔嘴/舔鼻子:在感覺不安或被注視太久時,狗狗會用舌頭舔嘴巴表示「我沒有威脅」。
  • 3. 轉頭不看:避免直接對視是一種禮貌的安撫行為,意在化解緊張氣氛。
  • 4. 慢慢移動或繞圈:表示「冷靜一點,我沒有惡意」,常見於遇到陌生狗時。
  • 5. 坐下或躺下:示弱與安撫訊號,代表「我不想衝突」。
  • 6. 搖尾巴:不一定是開心!尾巴高且快速擺動代表興奮或緊張, 而尾巴低、輕搖才是放鬆友善。
  • 7. 低姿、彎腰、微笑式咧嘴:代表親近與服從,希望互動和平。
  • 8. 嗅地板/假裝忙碌:狗狗用「裝沒事」的動作化解壓力。
  • 9. 眨眼/輕微打呵欠:象徵和平訊號,表示「我沒有威脅」。
  • 10. 背對你坐:最高等級信任表示,牠相信你不會攻擊牠。

🐶 肢體語言的細節:情緒地圖快速判讀

  • 放鬆狀態:耳朵自然、尾巴輕搖、嘴巴微開、眼神柔和。
  • 緊張不安:耳朵往後、舔嘴、低姿、身體微僵。
  • 害怕或想逃:尾巴夾緊、眼白明顯、身體貼地、後退。
  • 攻擊警告:豎毛、咆哮、露齒、身體前傾。
  • 興奮/玩樂:前腳下壓、屁股高高翹起(Play Bow)、尾巴快速擺動。

觀察這些細節時,請同時注意整體動作與環境脈絡,不要只解讀單一姿勢。

💬 如何回應狗狗的安定訊號?

當狗狗出現安定訊號時,我們應以「溫和回應」取代高聲指令或強迫接近。 以下是幾個安全且有效的互動原則:

  • 放慢動作、輕聲說話,讓牠知道你不具威脅。
  • 避免直接凝視,視線可略偏移表示友善。
  • 給牠一點空間,讓牠主動靠近你。
  • 若牠舔嘴或轉頭,請暫停動作,等牠放鬆再互動。
  • 獎勵牠表現冷靜時的行為,幫助建立「平靜=安全」的連結。

🎯 飼主常見誤解與修正

  • 誤解:「狗狗打哈欠是沒興趣。」
    → 事實:那可能是牠在緩解壓力、希望你冷靜。
  • 誤解:「舔嘴是貪吃的表現。」
    → 事實:這常是「安撫」或「不安」訊號。
  • 誤解:「搖尾巴就是開心。」
    → 事實:尾巴姿勢、速度、方向都影響意思。
  • 誤解:「狗背對我是不理我。」
    → 事實:牠其實在表示信任與放鬆。

🧩 養成觀察習慣:與狗狗更親近的秘訣

每天花幾分鐘觀察狗狗的動作、表情與尾巴,記錄牠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。 例如洗澡、剪指甲、遇到陌生人或其他狗時的肢體語言。 久而久之,你會發現牠的「語言」比你想像中更豐富。

你也可以拍下短影片回看,練習判斷「牠什麼時候焦慮、什麼時候安心」。 這能幫助飼主預防行為問題,並在壓力行為出現前就進行安撫。

💛 結語:學會「傾聽」,是最深的愛

狗狗一直都在對我們說話,只是用不同的語言。 牠們會用眼神、姿勢、動作來表達快樂、恐懼、壓力與愛。 當我們學會解讀這些訊號,就能避免誤會、減少衝突, 也能更懂得何時牠需要安撫、何時牠想撒嬌。 這份理解,正是人與狗之間最珍貴的信任橋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