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氣候變化對狗狗的影響
隨著氣溫降低、空氣變乾,狗狗在秋冬時節常出現皮膚乾癢、掉毛、腸胃不適等問題。特別是短毛犬與年長犬,體溫調節能力較差,更容易受冷。另一方面,寒冷天氣使活動量下降,若飲食未調整,容易導致體重增加或便秘。
因此,在秋冬季節,飼主應適度調整狗狗的飲食與生活習慣,從營養補充、皮膚保養到環境保暖,全方位守護毛孩的健康。
秋冬狗狗飲食調整原則
- 熱量適度增加:天氣轉冷,狗狗為了維持體溫會消耗更多能量。可在原飼料基礎上增加 10~15% 的熱量,但仍需視活動量而定。
- 高蛋白、高品質脂肪:選擇含有鮭魚、雞肉、羊肉等優質蛋白與 Omega-3 脂肪酸的飼料,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與皮膚健康。
- 補充膳食纖維:活動量減少容易造成排便不順,可適量添加南瓜泥或地瓜,幫助腸胃蠕動。
- 控制鹽分與糖分:冬季食慾旺盛,但高鹽零食易導致腎臟負擔,仍應以清淡、天然為原則。
若是老犬或慢性病犬,建議諮詢獸醫調整配方,確保營養均衡又不過量。
提升免疫力的天然食材與保健品
秋冬是感冒與過敏高峰期,狗狗的免疫系統也需要更多支援。以下食材與保健成分能有效增強防禦力:
- 鮭魚油/亞麻籽油:富含 Omega-3,能改善皮膚乾癢、減少脫毛並提升毛髮光澤。
- 南瓜與紅蘿蔔:含 β-胡蘿蔔素與纖維,有助腸胃健康與免疫系統。
- 蜂膠與益生菌:蜂膠具抗菌力,益生菌則能維持腸道菌相平衡,是秋冬防病的好幫手。
- 雞湯或骨湯:自製無鹽雞湯可促進食慾並補水,但勿使用洋蔥或蒜頭。
補充保健品前應確認狗狗的年齡、體重與健康狀況,避免重複補充造成營養過剩。
狗狗皮膚與毛髮保養
乾燥的冷空氣容易讓狗狗皮膚搔癢、出現頭皮屑。想要讓牠整個冬天都亮麗健康,可從以下幾點著手:
- 降低洗澡頻率:改為每 3~4 週一次,使用保濕型洗毛精或含燕麥配方。
- 加強保濕:洗完澡可噴上寵物護毛油或保濕噴霧,防止靜電與乾燥。
- 定期梳毛:每天梳理有助於分布皮脂、減少打結與掉毛。
- 使用加濕器:室內保持濕度 50~60%,避免皮膚乾裂。
若發現紅疹、異味或持續掉毛,應盡快帶去獸醫院檢查,排除黴菌或過敏問題。
保暖與日常生活小技巧
保暖是秋冬狗狗照護的另一大重點。雖然牠們有毛皮,但並不代表能抵擋寒風。以下幾個細節能讓狗狗更舒適:
- 夜晚氣溫低時,給予毛毯或保暖睡墊。
- 避免讓狗狗直接睡在磁磚或地板上,特別是關節較弱的老犬。
- 外出散步時可穿輕薄衣物或防風背心,雨天記得擦乾毛髮。
- 讓牠曬太陽 15~30 分鐘,有助維生素 D 生成與骨骼健康。
若你家狗狗是短毛犬(如柴犬、法鬥、米克斯短毛),更應特別注意寒風與溫差,避免早晚出門時間過冷。
常見秋冬健康警訊
秋冬也是狗狗慢性疾病復發的季節,以下狀況需特別注意:
- 關節僵硬、起身困難 → 可能是關節炎惡化,需補充葡萄糖胺。
- 頻繁打噴嚏、咳嗽 → 注意保暖與空氣品質。
- 皮膚紅疹、過度舔毛 → 可能為乾癢或過敏反應。
- 食慾下降或嗜睡 → 若超過三天仍持續,應就醫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