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選對犬舍這麼重要?
一隻狗狗的健康與性格,往往在牠還沒回家前就已被環境深深影響。 優質犬舍不僅提供良好的衛生與營養,更注重社會化訓練與心理穩定。 相反地,來自劣質犬舍或繁殖場的狗狗,可能帶有遺傳疾病、恐懼問題或免疫力不足。
因此,在迎接狗狗前,挑選一個值得信任的犬舍,是建立幸福生活的第一步。
狗狗幾歲離開媽媽最好?
根據獸醫與行為學建議,狗狗最適合離開媽媽的年齡是 8~10 週大(約 2 個月)。 太早離乳(6 週以下)會錯失社會化學習與情緒穩定關鍵期;太晚(12 週以上)則可能造成對人類依附不足或適應慢。
為什麼 8~10 週最關鍵:
- 母犬教育:媽媽會教導牠們如何控制咬力、理解界線。
- 手足互動:與兄弟姊妹玩耍可學習社交與競爭合作。
- 免疫力建立:8 週後初步疫苗接種完成,身體抵抗力較好。
- 心理穩定:這時期離開媽媽能逐步適應新環境,不易產生分離焦慮。
若犬舍在 6 週就販售幼犬,這是明顯警訊,代表其以商業利益為主,忽略幼犬身心發展。
挑選犬舍的 6 大重點
- 環境整潔:犬舍應乾淨無異味、通風良好、狗狗毛髮整潔、糞便處理得宜。
- 社會化訓練:犬舍若讓幼犬接觸人、聲音與不同玩具,代表狗狗未來性格更穩定。
- 健康紀錄完整:應能提供疫苗證明、驅蟲紀錄與父母犬的健康檢測資料。
- 父母犬可見:可信的犬舍會讓飼主看見父母犬,了解遺傳性格與體型特徵。
- 幼犬互動自然:健康的幼犬應活潑、眼神明亮、對人友善且不畏縮。
- 售後輔導:優良犬舍會提供飼養建議、飲食與健康追蹤,不會一賣了之。
如何辨別劣質犬舍或繁殖場?
不肖繁殖場往往將狗狗視為「商品」,大量繁殖、缺乏照顧,甚至導致幼犬體弱多病。 以下是幾個警訊徵兆:
- 拒絕讓你參觀環境,只能在外觀看狗。
- 無法出示健康證明或疫苗卡。
- 幼犬體重過輕、毛髮粗亂或眼鼻分泌物多。
- 價錢異常便宜或「促銷式販售」。
- 販售多品種、批量出貨,明顯非家庭式飼養。
若遇到這類情況,建議拒買並通報相關單位,以防助長不人道繁殖。
帶回家的前準備
- 環境布置:準備狗籠、睡墊、碗、水瓶與玩具。
- 飲食延續:請先向犬舍確認目前的飼料品牌與餵食時間,避免突然更換導致腸胃不適。
- 隔離觀察期:新狗狗回家前兩週避免與其他寵物密切接觸,以防潛伏期傳染病。
- 初次健康檢查:帶去獸醫院進行全身檢查、糞便檢驗與驅蟲確認。
從犬舍到家的「過渡期」怎麼照顧?
剛離開媽媽的狗狗容易焦慮與害怕,飼主需給予足夠安全感:
- 將牠的床放在安靜角落,放入有犬舍氣味的小毛毯。
- 用柔和語氣與輕撫安撫牠,不要強迫抱抱或訓練。
- 保持環境溫暖(約 25~28°C),避免受寒。
- 夜間可播放輕音樂或使用白噪音安定情緒。
通常一週內狗狗會逐漸適應新環境,恢復活潑與好奇心。
領養也是很棒的選擇
除了購買犬舍犬,也可考慮從收容所或動保團體領養。 許多成犬經過訓練與健康檢查,性格穩定、親人、適合上班族家庭。 領養不僅改變狗狗的命運,也讓你多一位忠誠的家人。
結語:一生的夥伴,從選擇開始
狗狗的一生長達十年以上,選擇一個負責任的犬舍或正確的領養來源,就是給牠最好的起點。 記得:不要因為「牠可愛」而衝動購買,而要為「牠的一生」做好準備。 一段幸福的陪伴,從你用心挑選的那一刻開始。